全球新消息丨科普动起来丨6月底或将迎来新冠第二波高峰?这些问题你肯定也想问医生
2023-05-25 02:36:51

5月22日

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生物医药与健康分论坛上


【资料图】

钟南山表示

基于seirs模型的预测显示

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发生在6月底


那么

“二阳”会有哪些症状?

“二阳”的症状会比“初阳”轻吗?

“二阳”如何科学防治?

一起来看看吧

为什么会出现“二阳”?

随着抗体水平的下降,人的免疫力下降,尤其是针对新冠的免疫力下降,就可能出现一些二次或者重复感染。尤其是新的变异株出现,更是容易出现一些新的疫情,需要引起关注。

从中医的角度看,它属于风热感冒,呈现风热感冒的特征,现在很多地方从春天转入到夏天,天气逐渐炎热,风热导致的疾病就会增加。

“二阳”症状如何?

无论是初次感染还是二次感染,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临床表现均集中在上呼吸道。如嗓子疼、轻度咳嗽、低烧等。

“二阳”比“首阳”症状轻吗?

从整体上看,再次感染或者二次感染的人群,不论是原来的奥密克戎毒株的BF7还是BA.45,还是现在的XBB,症状都要轻。如病程更短、发热时间更短、发热度数更低。

目前无论是初次感染,还是再次感染重症比例都是非常低的。

“二阳”怎么治疗?

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栾荣生教授表示,“二阳”的治疗仍旧以退高热和对症缓解相关症状为主;注意多饮水、多休息;增加食物中优质蛋白比例,增强免疫;之前家里屯的退烧药,只要没过期,也还是可以继续“发光发热”;症状严重,持续不能缓解,需前往医院诊疗。

喉咙痛就是“阳”了吗?

除了新冠病毒外,还有不少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病原可能导致喉咙痛,如常见的流感病毒、副流感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腺病毒,甚至肠道病毒等。因此,喉咙痛不一定就是新冠阳性,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,最好的确认方法是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。

出现以下症状要引起重视、及早就诊

湖南省胸科医院综合门诊部副主任、主任医师李升炉提醒,如果温度高于38.5℃,且已超过3天温度得不到有效降低;有明显的呼吸急促、憋喘(呼吸困难)的情况;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出现基础疾病加重;出现新的需要引起重视的症状,比如意识状态下降,不能正常进食等就要引起重视,及时就医了。

同事“二阳”了,我要怎么做?

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栾荣生教授表示,如果你之前阳过,平时身体也不错,不经常感冒,那就不用过度担心,更犯不着请假,可以把它当作普通感冒来对待,保持平常心。如果家里有老人、儿童等易感染人群,可以做一些防护,避免携带病毒传染给他们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有需要时戴普通的外科口罩就可以。

我国目前主要的新冠病毒流行株是什么?致病力有什么变化?

监测数据显示,截至5月上旬,XBB系列变异株已成为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,境外输入病例中占比达95.6%,和全球情况基本一致。从我国和全球监测数据来看,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各亚分支相比,XBB系列变异株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。

哪些人要特别注意防护?

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,目前预防工作应重视既往未感染过的人群,特别是没有打过疫苗、有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等。建议高风险人群要始终注意个人防护,一旦出现感冒、发热症状,应及时筛查,确定感染新冠病毒后要第一时间就医。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、及时氧疗,对于降低重症风险十分重要。

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表示,脆弱人群如65岁以上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,高血压、冠心病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肝肾疾病、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,或者患有血液病、淋巴瘤等疾病的人群,容易二次感染,感染后容易重症化。因此,这类人群一旦出现发热,尤其是家庭成员或周边人群已经明确新冠感染,要及时做核酸或抗原检测,早发现、早治疗,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。

普通人“二阳”后如何对症治疗?怎样做好科学防护?

大多数人免疫力正常,感染了新冠病毒不必恐慌,对症处理即可。

目前从临床看,人群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后总体症状较轻,不少患者以咽喉疼痛为突出症状,从中医来讲是风热感冒加点“湿”或“燥”的特征,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、疏风解表、清咽利喉类型的中药药物。

在预防方面,公众可坚持做好个人防护,保持勤通风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,加强自我健康监测。若确定感染了新冠病毒,应避免带病工作、上学,建议在家充分休养,待完全康复后再工作、上学。

还要不要打新冠疫苗加强针?

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栾荣生教授表示,对于已经发生过感染的人来说,自然感染所形成的免疫是要显著优于疫苗效果的,所以也不是非要接种加强针。

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或者还没有阳过,本身还患有一些严重基础病的人,则应该尽快接种加强疫苗,以增强保护力降低重症发生风险。

关键词:

下一篇: 全球时讯:汽车坡道玻璃雨棚多少钱一平方 玻璃雨棚多少钱一平方
上一篇: 最后一页

相关阅读